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科技創新型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創業等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發現、培養和扶持一批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企業、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項目,吸引、引導創業風險投資資本、金融資本等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創業,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州廣播電視臺、常州天安數碼城置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天安數碼城杯”常州首屆科技創新大賽。
我院共有13個項目參加了“天安數碼城杯”常州首屆科技創新大賽,是常州市所有參賽單位中參賽項目數量最多的,經過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專家組的嚴格審查和篩選,我院有4個項目入圍常州首屆科技創新大賽30強。
4月20日下午,常州電視臺“天安數碼城杯”常州首屆科技創新大賽新聞報導攝制組來我院對入圍項目負責人進行的采訪。常州電視臺新聞報導記者匡玨表示,我院參賽項目不僅數量多,而且科技含量高,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必將在今后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次大賽分為初評和復評階段。初評選出30個項目進入復評,通過復評,評出一、二、三等獎。復評采取現場答辯和專家評審投票方式進行。在評選階段,常州電視臺將開辟專欄,由新聞頻道負責,預計30期,主要介紹各個參賽項目以及評選情況。現將我院入圍作品介紹如下:
1、F1方程賽車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項目負責人袁鋒。
F 1方程式賽車三維創新設計從產品概念設計、方案創新設計,到產品結構設計、虛擬裝配、三維運動模擬仿真、有限元模流分析,以及模具設計、數控自動編程加工。創新項目應用了數字化設計、三維數據測量,逆向反求、數字化裝配、計算機輔助分析、計算機輔助加工等關鍵新技術,整個項目不僅設計工程量龐大,涉及的技術領域新,難度大,更向人們詮釋了一種全新的“正向+逆向”混合建模的三維數字化設計的理念。項目涉及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領域的幾大核心模塊,幾乎與目前工廠實際開發新產品過程“零”距離對接,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工程性、實用性和創新性,是一個完整的CAD/CAE/CAM創新設計項目。
項目對大學生全面掌握數字化設計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備具有較高的指導作用,同時對開拓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團隊合作意識,磨煉意志品質也有很大的幫助。
2、基于傳感網的變壓器微水在線監測遠傳系統,項目負責人陳曉林。
目前電力變壓器不僅屬于電力系統最重要的和最昂貴的設備之列,而且也是導致電力系統事故最多的設備之一。變壓器油中含水量愈多,油質本身的老化、設備絕緣老化及金屬部件的腐蝕速度愈快,容易引起變壓器故障而發生停電事故,甚至引起變壓器爆炸,產生嚴重的后果。所以,監測油中水分的含量,尤其是溶解水的含量十分必要。
該系統是針對電力系統的需要而研發的高科技新產品。該系統的采用進口傳感器,先進的微處理器技術以及線性化處理計算及溫度補償方法,將測量結果通過GPRS/GSM進行數字無線傳輸。該系統采用太陽能加鋰電池的供電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相對低廉的價格,使得本系統可以安裝到每個變壓器進行實時檢測,實現集中監測,有效地提高變壓器的巡視效率、減輕巡視人員的勞動強度。做到準確及時掌握變壓器的健康狀況,使運行人員及時掌握并提前處理事故隱患,保障電力電網安全供電。本系統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3、大功率LED前照燈相變冷卻裝置,項目負責人趙繼永。
大功率LED作為光源的優點是:耗電量小,耗電只有普通燈泡的1/8,壽命卻比燈泡長百倍。世界各國的各大廠商都對LED車燈進行重點研發,包括豐田、奧迪、奔馳、福特等著名廠商在內的多款中高檔轎車已經采用高亮度LED作為剎車燈、轉向燈或車內照明用光源。在2007年末或2008年初奧迪公司將率先把LED前照燈應用于低排量R8跑車上,而豐田公司也即將把該項技術應用于Lexus(凌志)LS600 h Saloon車型上。LED在汽車照明領域將成為新一代汽車前照燈的照明光源。
本項目通過跟蹤世界上最先進的LED汽車前照燈散熱技術,對大功率LED前照燈散熱系統的進行了深入研究,設計了LED前照燈熱控制系統,申報了“大功率LED相變冷卻裝置”國家發明專利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授權,專利號200920036340.4。正在與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
4、基于傳感網的城市污水排放點在線智能監測系統,項目負責人陸兵、袁鋒。
項目將傳感網技術應用于城市水環境監測中,采用傳感采集技術和視頻圖像智能水質監測分析技術采集城市污水排放的水質數據,將一個區域內的各水質傳感采集節點用無線通信傳輸技術組織成無線傳感網,無線傳感網通過無線網關接入internet。水質數據經無線傳感網和internet匯入監控中心。
項目可在傳統設備監測系統的基礎上,幾乎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就可以實現對監測區域的有效監測,同時減少了施工和維護的成本,并創新地將:
①視頻圖像智能監測分析技術應用于污水排放點水質監測,
②開發基于視頻圖像智能水質監測分析裝置,
③開發基于視頻圖像的水環境監測智能分析專家系統,建立水環境水質模型,自動進行智能決策,
④ 用太陽能加鋰電池的方式作為水質監測采集裝置與智能水質監測分析裝置的供電電源,解決了野外供電的難題。

常州電視臺來我院作現場采訪

入圍選手展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