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成立暨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揭牌儀式在我校舉行,來自12個省、23個市的4家央企科研院所,28家企業,10家地方鈑金行業協會,35家本科、高職、中職院校的200余名領導、專家等前來參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于清笈、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主任萬煒、常州市科教城管委會副主任莊三舵、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科技局局長吳寧軼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鈑金行業協會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我校副校長吳麗云主持。

會上,我校黨委書記繆昌武為大會致歡迎辭,他為大家介紹了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的牽頭單位——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歷史和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并表示學校會充分發揮牽頭院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與各成員單位緊密合作,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互惠互利,共贏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于清笈、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依次為大會致辭。



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正式成立。我校校長楊勁松當選為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第一任理事長。他表示,集團是為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而組建起來的合作共同體,以“利益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目的。作為理事長單位,我校將會充分發揮學院在職教集團的紐帶和橋梁作用,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提高辦學水平,與集團成員單位攜手共創職業教育的美好未來。




會議同期舉行了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和數字化鈑金智能制造共享創新中心剪彩揭牌儀式、鈑金工藝技術聯合培訓中心和智能鈑金產業學院剪彩揭牌儀式、產業教授聘任儀式和天田智能鈑金軟件及設備捐贈儀式。來自北京、深圳、成都、蘇州、常州的8家企業的專家被聘為智能鈑金產業學院的產業教授。天田(中國)有限公司以特別優惠的價格為本次活動供應了頂級激光復合加工設備,對培訓中心免費開放所有的教學資源,并捐贈了價值150萬的鈑金編程軟件和數控研磨機。


據了解,鈑金加工技術已經成為現代制造業的先進技術,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技術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突出因素。目前國內的高職院校尚未開設鈑金加工技術專業,專業培訓也沒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行業規范。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的成立,就是為了加強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職業教育院校為主體、以企業和行業為依托的多層次、立體化辦學體系,實現資源共享,打造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業教育品牌,提升我國鈑金智能制造職業教育的綜合實力。集團將在3年內,創建校企共生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集團資源共建共享,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建以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質量評價體系,推進畢業生就業的長效機制,集團內企業人員培訓10000人次以上,促進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環境,形成鮮明的行業特色,建設成“運行機制有創新,資源共享有成效,合作育人有特色,合作項目有影響”的跨區域實體化運作的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促進全國鈑金智能制造職業教育整體水平和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
本次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成立暨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揭牌儀式由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鍛壓協會、江蘇省機械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中國金屬鈑金制作協會(委員會)、中國沖壓協會(委員會)協辦。
新聞鏈接:
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智能化是鈑金行業發展的趨勢,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是利用數字雙胞胎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政行校企研五方共建集實訓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真實生產于一體的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車間集成了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并時時把控車間的工藝信息、生產信息、質量管控、物料倉儲等,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鈑金行業的智能制造,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產能共享。為推進鈑金產業科技發展,搭建產業服務生態體系,政行校企研資六方共建數字化鈑金智能制造共享創新中心,為鈑金制造企業和終端用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鈑金工藝技術聯合培訓中心:是常州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萊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常州維冠機電有限公司、江蘇宇邦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等 6 家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核心成員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的常州鈑協科創發展合伙企業,聯合中國鍛壓協會、江蘇長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航天云網數據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江蘇中科院智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共同投資創辦的江蘇智萃數字化鈑金制造有限公司,與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和我校三方共建,培訓中心面積約 6543平方米,三年投入7500萬元,承擔約年均 1000 人次的在校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和社會人員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規模,實現銷售總額超過1億元。
智能化鈑金產業學院:是面向鈑金高端產業,聯合中國鍛壓協會和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充分整合政行校企研資源,產教深度融合,行校企協同培養適應未來鈑金智能制造產業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力爭成為省級重點特色產業學院。
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建設特色:
1.政行企校研五方共建鈑金數字化5G平行示范工廠,引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數字化孿生技術,實現產能共享,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新路徑。
2.依托政校企共建的實體化運作的鈑金工藝技術聯合培訓中心,拓展智能制造跨企業培訓中心服務內容,引入行業資源和科研院所資源,共建數字化鈑金智能制造共享創新中心,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研究、推廣鈑金行業的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
3.依托鈑金工藝技術聯合培訓中心,為鈑金行業培訓緊缺的鈑金人才。
4.通過全國智能化鈑金制造職教集團,解決全國無任何高校開設鈑金專業的尷尬情況,推進新專業的申報。
5.依托智能鈑金制造產業學院,三方共建為鈑金行業培養復合型鈑金人才。
7.民營企業抱團發展,有鈑金行業標桿民營企業聯合6家民營企業成立合伙制公司、與中國鍛壓協會、1個高職(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4家央企科研院所聯合發起、共建共享協同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