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學校黨委書記席海濤、校長楊勁松一行赴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發集團走訪調研。
上午,席海濤、校長楊勁松赴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裁史榮飛,技術總監、我校杰出校友鄧建軍熱情接待了席海濤、楊勁松一行。座談會上,席海濤、楊勁松一行觀看了黑牡丹集團的宣傳片,對黑牡丹集團的歷史發展、涉足產業領域有了更為清晰直觀的了解。
席海濤表示,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常州本土企業,黑牡丹承擔著常州建設高質量明星城,傳統企業智造轉型排頭兵的重任。“讓牡丹盛開,使生活更美”的企業愿景與學?!坝B匠心,幸福人生”的師生共同愿景高度契合,校企雙方要開創協同育人新模式,讓企業發展更有力,讓職業教育更接地氣。他提出,校企雙方要整合資源,拓寬校企合作模式,共建“鄧建軍工匠學院”,讓“大工匠”帶領“小工匠”,傳承工匠技藝,弘揚工匠文化,培育職業教育優質人才,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楊勁松介紹了學校8個二級學院相關專業設置情況,表示學校發展契合常州地方經濟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態勢。學校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向地方企業“量身定制”輸送人才,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每年留常學生為常州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學校與相關企業成立產業學院,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了“產業學院+”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發展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史榮飛表示,黑牡丹堅持“品牌引領、創新驅動、深化轉型、提質增效 ”的發展戰略,期待與學校開展深入合作,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為職業教育增值賦能。
作為全國勞模、新世紀全國首批“能工巧匠”,鄧建軍表示,如今的母校,在教學資源、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發展壯大,“鄧建軍工匠學院”利用勞模做載體是一種創新。校企雙方要實實在在整合各方資源,堅持工匠人才培育,培養更多企業和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
調研結束后,席海濤、楊勁松一行為鄧建軍送上鮮花,對其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表示祝賀。
下午,席海濤一行赴常發集團調研。常發集團董事長黃小平對席海濤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介紹了常發集團的發展歷程,集團業務覆蓋了動力機械、農業裝備、動力傳動、熱管理等領域。黃小平表示,常發重視人才培養、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與高校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有助于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助力企業自主創新、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席海濤表示,校企雙方歷史淵源深厚,常發集團有先進的加工制造基礎,與我校相關專業高度契合。校企雙方開展訂單班合作,有利于雙方優勢互補,精準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促進學校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等方面的發展,全力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學校黨委組織部部長檀祝平,黨委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季華,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審稿/季華、邱程、李穎、宮乃安 攝影/戎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