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擦亮江蘇省委教育工委“蘇教先鋒”黨建品牌,有力發揮常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共同體“新能紅盟”平臺作用,融好“新能源紅色朋友圈”,6月18日上午,我校與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新能紅盟”基層組織黨建共建暨新能源汽車專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校黨委書記席海濤,黨委委員、副院長周麗,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宋麗娜,紀委副書記、紀委辦公室主任姜曉燕等人出席活動。本次活動由黨委委員、組織部、統戰部部長檀祝平主持。
會上,席海濤為我校機械與交通學院黨總支和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黨總支頒授黨總支結對共建牌匾,宋麗娜、周麗為雙方新能紅盟先鋒黨小組授牌。我校機械與交通學院黨總支書記陳曉敏與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院長何宇漾簽訂黨總支黨建共建合作協議書。
席海濤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希望共建雙方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以“新能紅盟”為依托,踐行“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的具體要求,不斷彰顯基層黨組織在攻堅克難、保障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打通黨建鏈、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在機制建設、資源整合、人才引育等關鍵環節,為“新能源之都”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席海濤強調,要以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為重點,抓住產業風口,瞄準一流企業,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標準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加快課程教學內容迭代和技術前移,推動模塊化課程改革,與企業共同開發崗位標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技術認證標準,實現專業建設與產業布局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匹配、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融合,構建底層共享、高層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同時,聚焦關鍵領域和關鍵技術,做好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走出高職特色的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之路。
姜曉燕以保時捷品質實習生項目(PEAP)為例,詳細介紹了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即通過將保時捷全球化培訓資源、經銷商網絡實習就業資源、職業教育公共資源相結合,為企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不斷促進學院自身辦學實力和品牌提升。
新能源汽車專業帶頭人盛雪蓮介紹了我校理想汽車“揚帆計劃”合作模式,包括課程體系建設、校企學員培養路徑、合作機制、合作內容等方面內容。
雙方教師圍繞新能源汽車專業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展開深入交流。會后,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行參觀了我校機械與交通學院理想汽車實訓基地。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規劃處、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負責人和相關教師,我校產學研合作處、教務處、發展規劃處、機械與交通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汽車專業教師代表參加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