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旅游與康養學院以“專業賦能、文化浸潤、實踐創新”為主題,組織多個班級、團支部開展特色班級實踐活動,豐富“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內涵。空乘專業、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分別通過禮儀展示、企業走訪、非遺手作等形式,在班級活動中提升職業技能,在體驗中感悟文化魅力,彰顯了職業教育“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
春日光影顯禮儀之美
春意盎然的校園里,24空乘專業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我和春天合個影”文明禮儀實踐活動。班級同學將禮儀風貌融入春日采風,在思源亭邊、在鄧建軍像前,同學們三人成行、五人成禮,在拍照過程中融入“微笑指引”“蹲姿拾物”“側身禮讓”等標準化動作,以職業形象詮釋“行走的文明課堂”,展現出不一樣的職業風范,也將“禮儀育人”的成效鮮活體現。
數字轉型探行業前沿
24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30余名師生走進本地標桿企業——中吳賓館,開展沉浸式研學班級活動。學生們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實時查看客房狀態、能耗數據及客戶評價。在機器人送餐演示環節,大家親身體驗了物聯網技術如何提升服務效率。
此次班級活動既是提升班級凝聚力、拓展學生眼界的實踐,也是新一輪校企合作的序曲,為未來新一輪工學交替提供了潛在的人才,把企業真實的項目引入課堂,為培養懂技術、善運營的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校外研學覓城市肌理
23旅游管理專業以“文旅新體驗·青春導常州”為主題,開展校外實踐帶團班級活動。從太湖灣勞動教育基地的農耕文化體驗,到中華恐龍園沉浸式研學路線設計;從淹城遺址“春秋文化”解說詞創作,到南山竹海生態旅游動線規劃,學生們分組帶領游客實地探訪,將課堂所學的導游實務、文化遺產保護、旅游產品設計等知識轉化為鮮活實踐。
非遺手作傳文化薪火
24旅游管理專業聯合團支部通過紙藤花藝的文化學習與手工實踐,以“傳統技藝映照奉獻初心”為主題開展團支部團日活動。主講同學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引,結合多媒體課件講述紙藤花藝的千年傳承。“從唐代紙扎工藝到現代環保創意,紙藤技藝始終承載著‘化平凡為美好’的匠心理念。”主講人通過對比傳統民俗花藝與現代文創設計案例,生動展現紙藤花 “變廢為寶” 的綠色價值。同學們專注聆聽,不時用手機記錄課件中的精巧作品,感受傳統技藝與時代精神的交融。
此次班級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將產業前沿、文化傳承與專業建設深度融合。旅游與康養學院將持續組織班級活動,加強學院凝聚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長本領,在文化中養品格,持續創新育人模式,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審核:王迎春、李穎、楊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