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智能控制學院“一月一示范”主題團課拉開帷幕。校團委副書記涂艷群,各二級學院分團委書記以及全校團支部書記齊聚現場,共同聆聽“青春逐夢科創路,技能報國正當時——從‘挑戰杯’故事看青年使命”主題團課,在科技突破與青年奮斗的故事中感悟時代擔當。
團課以我國前沿科技成就為切入點,主講人李沐忻娓娓道來:“天宮”空間站實現全電力循環系統與量子通信終端協同運行,嫦娥六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EAST裝置以1.2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403秒刷新世界紀錄,FAST射電望遠鏡捕獲120億光年外的星系信號……一組組震撼的數據,讓現場師生深切感受到青年在科創浪潮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當美國ICM公司對爬壁機器人技術實施封鎖,一封‘已讀不回’的郵件如何催生中國創新?”李沐忻以學院“挑戰杯”金牌團隊的“神探蝸牛”爬壁機器人研發故事破題。團隊因美國對爬壁機器人技術封鎖而遭遇郵件拒復,以此為動力,在缺乏成熟經驗的情況下,歷經密封腔設計難題、數十次實驗失敗,最終自主研發出涵蓋多項專利的爬壁機器人,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并獲國際賽事邀請。案例中,團隊成員寒暑假留校、吃住實驗室、蒙被抗蚊的細節,生動詮釋了青年創新者的堅守。
在“我的科創方程式”互動環節,學生以三人小組為單位展開頭腦風暴。“面對技術封鎖,攻堅與破局是第一步!”“匠心與協同才能構建完整創新鏈條!”……討論中提煉出的“攻堅、破局、匠心、協同”等關鍵詞,串聯起從基礎科學到系統生態的全維度突圍路徑。有學生提出“設計農村智能巡檢機器人”,有學生聚焦“傳統制造業流程數字化改造”,大家將專業所學與“中國智造”痛點直接對接,現場思維火花不斷。
“以青春之名,立科創之志;以技能為刃,破技術之繭……”全體同學起立宣誓,字字鏗鏘。在“技能成才?青春報國”橫幅簽名環節,青年們以筆墨銘刻擔當。
涂艷群表示,此次示范性團課通過真實案例與互動實踐,讓“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信念深植青年心中,這正是新時代技能報國的生動詮釋。
此次“一月一示范”團課通過“大國重器+青年樣本+互動實踐”的立體宣講,讓“科技強國、技能報國”的使命意識深入青年心中。學院將以此次“一月一示范”主題團課活動為契機,引導青年以工匠精神鉆研技能,在科創賽道上書寫青春報國的時代答卷。(審核:麻麗娟、李穎、楊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