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潮起兩岸 能動未來”兩岸新能源悅讀會暨產業發展沙龍在常州舉行?;顒佑珊{經濟科技合作中心主辦,常臺青年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和由我校牽頭的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共同承辦。活動匯聚了省市臺辦、兩岸新能源領域青年精英、企業代表及臺商代表等共計120余人,通過參訪實踐、主題研討與悅讀分享,共探產業融合新路徑。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檀祝平出席會議并作主題分享。
常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杭蕓向與會者介紹了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的建設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規劃。杭蕓指出,深化兩岸合作與交流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的升級。她強調,常州的新能源產業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不僅為兩岸企業搭建了廣泛的合作平臺,也為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了更多機遇。此外,她還鼓勵與會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共同增強兩岸新能源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攜手推動兩岸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檀祝平受邀作主題發言。他詳細介紹了國家級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概況,從建設背景、特色做法和建設成效等方面深入探討了行業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路徑。他表示,聯合體發展建設堅持以“聯”促“合”,夯實體制機制建設;以“合”促“融”,推進產教資源集聚;以“融”促“實”,深化協同創新發展。他強調,未來,聯合體將持續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以“人才鏈”升級“產業鏈”,以“創新鏈”激活“價值鏈”,賦能筑基引企、聚鏈育才,聚力數智融合,為地方乃至兩岸新能源產業注入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會上,兩岸代表就“新能源產業發展及技術革新”“產學研協同凸顯競爭力”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代表們交流了新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市場動向,并分享了各自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的經驗,共同探討了實現技術互補和資源共享的可能性,強調了產業鏈協同創新的重要性。我校畢業生、現理想員工朱巖、周曈圍繞“突破”“責任”兩個關鍵詞分享了感悟,展現了新能源領域青年人才對事業發展與人生成長的思考。
此次活動是由我校牽頭的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建設的又一重要推手,亦是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的實踐展示 。既展現了常州在新能源產教融合領域的探索成果,也為兩岸產業交流提供了“人才賦能產業”的生動范本。學校將依托聯合體與共同體的“兩翼”平臺,以產教融合為引擎,助力常州推動新能源產業向“高精尖”邁進,讓“潮起兩岸”的產業浪潮,激蕩出“能動未來”的澎湃動能。
據了解,會議同期舉辦了“匯聚青春力量 同心共創未來”2025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大賽不僅為兩岸青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橋梁,還挖掘了一批具有潛力的創新項目,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大賽也為優秀項目提供了資源對接和落地支持的機會,進一步推動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我校黨委統戰部、產學研合作處、機械與交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人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師團隊參會。(審核:褚守云、李穎、楊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