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學校召開師德師風建設推進會,旨在進一步壓實師德師風建設責任,凝聚共識,將師德師風建設與學校核心發展任務深度融合,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校領導圍繞學校核心發展任務,結合分管領域作重點部署,為全體教職工明確新學期工作路徑與目標。

黨委書記席海濤強調,人工智能時代對高校教師師德素養與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師德師風建設需緊扣學校“立足常州、服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的戰略定位,以“有思想、有情懷、有溫度”為核心打造教師隊伍。他結合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等實踐,要求教師以“思想之基”錨定方向,在專業群建設中踐行育人初心,以“情懷之本”涵養溫度,通過“傳幫帶”傳遞工匠精神、落實教育公平,以“創新之要”提升實效,在“雙崗互聘”中錘煉“雙師四能”、用數字智能重構教學。要以城校共生理念深化師德內涵,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中彰顯教育責任,為學校“十五五”建成高職名校筑牢師資根基。

校長楊勁松以“修師德正師風,鑄師魂育匠心”為核心,明確了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與政策依據,列舉了師德失范案例與處理辦法。同時,他還介紹了學校健全師德師風建設機制,展示了高端人才科研成果與平臺支撐,以及“以大師引領未來大師”行動開展情況,分析了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提出要打造“雙師四能”隊伍,通過多項工程提升教師素養,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力量。

黨委副書記吳麗云圍繞“課堂平安”介紹了“1253”全鏈條平安校園建設體系,即以學生為中心,聚焦第一、第二課堂,夯實思想引領、技能傳授等“五個到位”,守牢生命安全、道德、法律“三條主線”。他強調,要從“大安全觀”出發,將安全要素融入育人格局,細化不同課堂安全管理要求,通過網格化管理覆蓋多安全領域,以常態化教育、專業化隊伍等構建長效機制,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副校長姚慶文圍繞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明確了“安全規范、節約高效” 等總要求,介紹了學校固定資產概況與近年成效,如資產績效考核提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采招工作提效。同時,他指出學校資產配置、賬實相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成因,并從管理方法、監督檢查、完善流程、強化內控等方面提出對策,強調多類資產均屬國有資產,需依規管理。

副校長檀祝平圍繞“立德樹人”,從三個維度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實施路徑:融“經師”“人師”之質,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推進課程思政,創新教學與實踐模式,關愛學生個性發展;合“管理”“引領”之力,強化班級思想引領、精細管理,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促“教育”“服務”之進,突出政治引導,做實成長服務,通過文化、美育、勞動教育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護航學生成長。

副校長蔣正炎聚焦“教育數字化與教學高質量發展”,提出從優化專業結構、夯實教學改革、守牢教學規范三方面突破的建議。專業建設方面,對接江蘇“1650”和常州“1028”產業體系,以“加減乘除”動態調整專業,打造核心專業群與微專業;教學改革方面,依托政策基礎,創新產教融合機制,打造“五金”教學要素,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等舉措;教學規范方面,明確教師要求,通過教學與學生技能比賽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能力。

學校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本次會議。(審核:郝福錦、李穎、楊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