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組織開展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事跡宣講會,劉森、王亞琦、倪揚、余新、吳天昊等五位優秀退役士兵代表登臺,向2025級新生分享了他們從校園到軍營、再從戰士到學生的淬煉之路,用真實的經歷與真摯的情感,上了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
擔任2025級軍訓教官負責人的劉森同學,曾服役于北部戰區陸軍某旅。他分享了自己從軍事體能“徘徊在良好線邊緣”到奪得新訓基地3000米跑和引體向上雙料冠軍的逆襲之路。“你想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么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這句話激勵他制定了嚴苛的訓練計劃,最終被評為“訓練標兵”。下連隊后,他因軍事素質突出被選派參加上級比武,在高壓淘汰機制中,以綜合第五的成績結束了集訓。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學會了堅韌不拔與無私奉獻。
來自數字商務學院2023級的王亞琦同學,帶來了一名迫擊炮手的成長故事。他生動描述了在“毒辣的太陽”下站軍姿的艱辛,以及為練就“戰爭之神”的硬本領所付出的努力。這份用汗水換來的底氣,讓他在旅比武中奪得第二名,并榮獲“旅嘉獎”和“四有優秀士兵”的稱號。他還分享了所在“抗洪搶險英雄營”緊急奔赴九江抗洪的經歷,讓他深刻理解了“人民軍隊為人民”的真正含義。
來自智能控制學院2024級的倪揚同學,分享了他的五年軍旅感悟。他從初入軍營時疊“豆腐塊”、走隊列的嚴格規矩講起,描述了從“漫不經心”到“令行禁止”的轉變之路。他強調,部隊教會他“合理的是鍛煉,不合理的是磨煉”,所有的卓越都源于對平凡的極致堅守。他鼓勵在場新生,學生軍訓就是他們的“新兵連”,每一分酸痛與枯燥,都是在鍛造未來受益無窮的品格——紀律、堅持和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來自旅游與康養學院2024級的余新同學,曾服役于武警北京總隊。他用“你在天安門前受閱,我在長安街邊陪伴”的詩意語言,描繪了他特殊的“檢閱”方式。作為首都維穩精銳之師的一員,他五年軍旅生涯的1795天里,參與了從全國兩會、國慶升旗到北京冬奧會、建黨百年等百余場國家重大活動的安保警戒任務。從“刺頭兵”到一名共產黨員和連隊值班員,他將崗位視為哨位,用絕對忠誠守護萬家燈火。
來自智能控制學院的2024級學生吳天昊,原服役于空軍空降兵某部。他分享了從憧憬熱血軍營到適應“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的日常,再到經歷“三腫三消,才上云霄”的嚴酷傘訓歷程。他生動描述了和戰友們用汗水浸透地板、用紅花油緩解疼痛、深夜打燈學習理論、高喊口號激勵自己的日日夜夜。他還動情講述了部隊傳承的英雄精神,成為激勵他不斷前行的精神財富。
五位宣講人雖兵種不同、經歷各異,但精神內核高度統一。他們都完成了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蛻變,在部隊大熔爐中錘煉了堅定的意志、過硬的本領和崇高的品德。他們將軍旅生涯收獲的紀律、拼搏、責任與擔當融入現在的學習生活,完美詮釋了“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報告會最后,他們一致呼吁,新時代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牢記強國使命,將個人的青春夢想融入時代的浩蕩洪流,以實際行動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審核:邢凱嶺、李穎、楊曌)









